
他,埋头从教30余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精心“塑造”一届届学生;他,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默默奉献,为计算机专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守护着满园的春色,桃李满天下……
一、精益求精 创学科建设品牌
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刘高军老师针对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他从课程体系上,对基础课程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完善各课程的教学文件;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对课程实验进行过程控制,引入技术手段,实现学生实验程序的在线自动评测,使教师不必再忙于检查学生实验结果,全身心投入对问题的解答和辅导中,同时采用自动的程序相似度检测方法,也有效解决了由于学生较多而教师不易判断学生抄袭的难题,通过此办法的实施,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达到逐步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经过三四年的实践,现已有五门专业基础课采用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越来越好,动手能力逐年提高。在课改期间,他带领教学团队中的年轻教师一起调研和研究,将经验悉数传授给他们,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梯队。
二、脚踏实地 绘学生竞赛蓝图
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人数能反映出本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在竞赛中获奖数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学校的教学水平。刘老师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出本专业竞赛的总体规划,按照专业方向成立学生竞赛小组;组建了培训教师队伍,每位教师主攻一个方向,形成了学生竞赛梯队和教师培训队伍,重点学习专业方向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典型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鼓励学生攻坚解难。当学生掌握了核心内容后,无论参与哪个竞赛都能取得好的成绩,真正做到以赛促教,提高学生实际能力,逐渐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切磋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参赛热情和获奖人数也逐年大幅提高。
三、提升品质 筑学生考研之路
刘高军老师具体负责考研工作后,他和各班班导师积极合作,为同学们建立了考研教室,将所有考研学生组织起来一起督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他因人而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给出复习方法、报考院校的参考意见,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增加自信。在学生复习阶段,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到教室和学生在一起探讨问题,为学生讲解复习、答疑解惑,给考研学生集中串讲专业知识点、分析难点问题,使学生对专业课能有更准确的把握。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系考研录取率逐年提升。正是刘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就是刘高军老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真实写照,他为人谦虚,淡泊名利,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工作的精细、极致,体验着“教书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