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来校作题为《中外20世纪建筑遗产比较》的讲座

时间:2025-05-06    来源:建筑与艺术学院     供稿:    浏览:   
字体:

4月30日,应我校建艺学院和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专业委员会联合邀请,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雳老师在我校广学楼西 301 教室开展了一场关于20世纪建筑遗产中外比较的精彩讲座。该讲座是建艺学院胡燕老师开设的全校公选课《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系列课程的第五讲。

微信图片_20250501213248.jpg

陈雳老师从20世纪初期建筑产生的背景、建筑风格的演变、中外建筑文化的互鉴、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比较、意识形态至上的叙事表达比较等五个方面展开讲座。

20世纪初期,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社会局势下,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地位,将建筑文化强行输入中国。但中国并未一味照搬,而是在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同时,立足本土特色,开启了探索属于中国风格建筑发展道路的漫长征程。

在中外建筑文化关系方面,陈雳老师从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中国固有建筑形式的演变、苏联建筑文化的影响与走向发展自立的道路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此外,他还对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展开比较,详细剖析了西方现代建筑材料引发的革命性变革,以及近代以来中国建筑材料从传统向现代的逐步发展,并结合具体案例,如西方的玻璃幕墙建筑、中国的传统木结构与现代混凝土结构结合的典型建筑,让学生们对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各自发展进程中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都面临着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严峻挑战。陈雳老师强调,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各国应相互借鉴在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携手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唯有如此,才能让20 世纪的建筑遗产在当代社会中重焕生机,继续诉说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501213243.jpg

陈雳老师的讲座为师生们呈现出20世纪中外建筑的演变发展, 把历史的风云变幻再现于课堂之中,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束后,胡燕老师为陈雳老师颁发了授课纪念证书。

编辑:左芳舟

关闭

电话:010 - 88802114    E-mail:xyw@ncut.edu.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1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京ICP备05066823号-1 丨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