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北方工业大学文化会堂内座无虚席,“开放原子校源行-北方工大站活动在此盛大启动。本次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发起,北方工业大学承办,旨在深入推动开源文化进校园,构建产教融合的开源人才培育新生态。
活动汇聚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代表、行业专家、企业嘉宾及校内师生二百余人,共同探讨开源技术前沿与教育实践路径。

图1. 嘉宾合影

图2. 会场全景
“开源技术是数字时代的基石,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北方工业大学教务处宋威处长在致辞中表示,教务处始终将开源教育视为必答题而非可选项。自2023年起,学校以数字产业学院为平台,系统性布局开源技术教育,先后开设鸿蒙、昇腾方向的产业教育项目和微专业,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项目实践的完整课程体系。累计超过400人次学生修读相关课程通过考核,组建了“数智创研AI社”,推动学生自主开展鸿蒙、昇腾AI相关开源实践,已经有600余名学生获得各类证书,并在开源技术相关竞赛中获奖。
“开源生态需要校园土壤的深耕,更需要产教融合的活水。”学校引入中软国际教育、华为等企业师资,让产业经验直接赋能课堂,更期待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广大开源社区和企业伙伴深化合作,在开源项目资源引入、技术导师派驻、联合课题研发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全球开源网络,将北方工大建设成为开源人才孵化高地。

图3. 教务处致辞

图4. 基金会主题宣讲

图5. OpenHarmony主题报告

图6. OpenEuler主题报告

图7. Openkylin实践体验课堂
本次活动设计了开源文化传播、技术实践分享、实践课堂等环节。来自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专家介绍了开源理念与发展趋势,开源科技企业的技术导师分享了开源技术实践案例。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包括开源知识问答、技术体验等,让参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开源魅力。活动准备了抽奖环节和纪念品,参与者均可获得特色伴手礼。






图8. 互动交流和实践体验
活动当天,文化会堂内气氛热烈。许多学生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与专家和企业代表交流开源学习心得。实践动手环节,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理学院和数字产业学院的大三学生吕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开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了解到如何通过实际贡献参与开源社区活动,这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作为“校源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正在筹建开放原子开源社团,旨在为学生提供持续性的开源学习与实践平台,不定期组织开源技术讲座、项目实践活动和社区贡献计划,帮助学生积累开源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学校根据开源活动发展状况,将积极推动开源社区贡献与创新实践、第二课堂评价挂钩,这一举措与开放原子基金会推动的“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相契合,在为学生提供从开源入门到深度参与的全周期支持的同时,助力学校构建开源特色教育体系。
编辑: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