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理学院特别策划了“书香传薪火,翰墨绘初心”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活动以红色文化为指引,通过书法、手工与分享等一系列活动,引领师生品味经典、触碰历史,感受文字与艺术交织的独特魅力,唤醒心底的初心与梦想。
书签与拼接诗制作:创意绽放,传承经典
书签与拼接诗制作活动将书签制作与拼接诗巧妙结合,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结合经典诗句和书名,制作出一款款既美观又富有意义的书签。这些书签不仅承载着大家对红色经典的深深敬意与热爱,更激发了文字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为春日里的校园增添了一抹明艳色彩。


在拼接诗环节,同学们将文字纸条拼贴成诗。这种创作方式充满随机性和主观性,使同学们打破了原本对文学的认知,得以感受陌生化、创造性的美。每一张书签都是同学们用心灵填充的画布,每一首拼接诗都是同学们对历史的独特解读与感悟。在这一方寸之间,同学们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春日的美好也通过这些书签和诗篇,被永远留存。
书法作品展示:笔墨含情,书写初心
书法作品展示活动中,同学们从红色书籍中汲取灵感,以书法为载体,表达对红色经典的理解和敬意。统23级宋泽同学所作的拟吴昌硕笔意的小篆条幅,书写内容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借古人对求道问道的思考,启示当下的读书与学习。
红色书籍阅读分享:品味经典,传承精神
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分享自己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的心得和感悟。

世界读书日之际,校园里满溢书香,同学们在角落捧书阅读,记录下与书相伴的瞬间和感受。
统计24-3刘馨冉同学分享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书中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们亲切交流的场景,让她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期望。刘馨冉表示,新时代青年应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统23-2的李伯超同学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介绍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后创作的这部纪实文学经典,它以中立视角打破国民党舆论封锁,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面貌,书中共产党人对信仰的纯粹坚守令人震撼。

法24-2王绂中同学分享《红岩》时,被书中革命者在黑暗中坚守信仰的精神所打动。他提到,红岩烈士们面对酷刑不屈不挠,在困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这份坚守和执着令人动容。在当下,我们虽无需面对生死考验,但同样应在平凡日子里守护心中的信仰。

活动意义深远,书香满溢校园
本次“书香传薪火,翰墨绘初心”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平台。通过参与活动,同学们不仅开阔了视野、感悟了生命、陶冶了性情,更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份作品都是对经典的致敬,每一次分享都是红色精神的传承。
在世界读书日的浓厚氛围中,校园里处处洋溢着书香气息。许多同学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捧起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留下朗朗读书声。未来,理学院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同学们在书香与墨韵中,携手谱写绚烂的校园生活篇章,让阅读成为校园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