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理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促就业专项行动。
校政联动搭平台,专业对接拓渠道
理学院院长李冱岸带队,与统计系主任陈云、统计系教师一同前往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调研。同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实施处处长谭小燕、副处长姜琳、高级统计师李晓荣、统计师陶瑜恰谈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事项。

会上,谭小燕介绍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相关概况以及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李冱岸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特色和学生培养情况。随后,双方就学生实习、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初步达成多项共识。此次合作将推动政校数据资源共享,助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跃升。

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是国家机关中唯一专门从事社情民意调查的单位,拥有统计系统丰富数据资源的便利和支撑,并且本身已形成完备的调查系统,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双企并进探需求,产教融合育新机
学院党委副书记贺映勇带队走访中民工业(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邦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中民工业,技术总监张剑演示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出“数学建模优化生产线”的用人需求;邦安物业总经理李建刚则聚焦智慧社区算法应用,建议增设“物业场景数据分析”实训模块。两家企业拟开放15个实习岗位,并承诺优先录用具备数学建模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产业动能。

百日冲刺聚合力,精准施策破难题
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百日冲刺”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杨嵩松、党委副书记贺映勇为与会毕业生一对一把脉问诊、加油打气。会上,10余名毕业生代表直面求职困境,逐一剖析痛点,形成考研初试准备不足、行业信息壁垒大、实习经历与岗位需求错位、岗位胜任力与薪酬预期的双维困惑等共性问题清单。

杨嵩松采用“问题清单+案例剖析”模式,围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和就业政策,针对毕业生遇到的问题开展个性化指导,并向毕业生同步推荐中民工业、学而思、学为贵等合作企业的急聘岗位,助力毕业生进入绿色应聘通道。

科创赋能开新局,学践融合育新人
学院党委书记杨嵩松、院长李冱岸带队赴北京中科子弘科技创新中心交流,北京中科子弘科技研究院院长于静热情接待了杨嵩松一行。于静介绍了近年来企业的发展情况、公司业务领域以及“青少年造芯计划”公益项目。杨嵩松介绍了理学院的专业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和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方向。

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提供毕业生实习就业岗位、共建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理学院通过“政—企—校—研”四维联动,构建起“需求对接—能力培养—岗位输送”的就业生态链,压实“班子成员包专业、教师党员联班级、毕设导师结对子”责任网格,实现就业目标分层量化、资源精准对接、过程动态监测,全力营造人人重就业、人人抓就业、人人促就业的就业育人生态,为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按下“加速键”。
编辑: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