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的通知

时间:2025-04-07    来源:招生就业处     供稿:    浏览:   
字体: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追求梦想、实现价值搭建精彩舞台,推进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程,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现将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或其他省市普通高等学校北京生源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

2. 对于已进行工商注册的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持有股份应不少于10%(含)。

3.每个参赛创业团队最多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包含团队负责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10人。

二、参赛要求

1.创业团队经营地址(注册地址)在京津冀辖区内。

2.创业团队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大赛应以创业团队名称或企业名称申报,不得以个人名义申报。创业团队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各团队的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经营或策划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每支团队负责人唯一,负责人在团队中占主导地位。同一参赛团队不得兼报多个赛道。

4.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赛事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根据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具体参赛项目类别。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三、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47日至430日)。

参赛团队负责人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群(若微信群人数超过限制,需先加助理为好友邀请入群)。

         

大赛微信群                 学生助理微信

登录“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官网: https://www.bjbys.net.cn/,点击“参赛报名”进入报名页报名。操作流程见附件1,参赛团队须填写《参赛承诺书》,并上传系统。

2.参赛培训(4-6月)。学校邀请相关专家对参赛团队进行赛前培训,具体时间将通过大赛微信群通知。

3.校内评选(513日前)。学校将组织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项目按照类别进行初步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推荐进入市赛网评环节的团队,并评选出若干团队进行深度辅导。

4.市赛网评初赛(519日—525日)。每个赛道排名前40%的创业团队晋级网评复赛。

5.市赛网评复赛(528日—65日)。每个赛道按照235的比例产生分赛道一、二、三等奖。获得分赛道一等奖的团队进入分赛道现场决赛。

6.分赛道现场决赛后,进入每个赛道前10%(含)的团队进入总决赛。

四、大赛奖励

1.本次大赛按照类别分设一等奖(按照参赛团队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照参赛团队数的15%设置)、三等奖(按照参赛团队数的25%设置),学校将为获奖团队颁发获奖证书。

2.学校统一安排创业导师对所有报名参赛的团队进行赛前辅导,对于优秀创业团队,学校聘请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深度辅导。

3.根据《北方工业大学本科生创业实践学分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要求,参赛团队可申请创业实践学分。

4. 市赛组委会为市赛总决赛冠军颁发团队奖金20万元,亚军团队奖金10万元,每支季军团队奖金5万元。

5.对于表现优异的创业团队优先推荐入驻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6.办理引进。市赛总决赛冠军赛获奖团队负责人,符合本市引进毕业生条件,可通过在京注册的实体办理毕业生引进。其中,团队负责人应为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毕业生,已与创办实体建立劳动关系,在创办企业持有股份比例不低于10%(不包含股份转让、后期入股等情形);创办企业应于获奖选手就读最高学历期间或毕业两年内注册,属于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能够委托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人事档案。

7.入选数据库。市赛复赛入围选手将纳入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库,长期关注帮扶。

五、质疑与处理

本次竞赛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实名质疑,根据程序进行处理。各参赛团队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项目申报,不得侵犯他人或相关企事业机构的合法权益。

六、其他事项

1.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往年优秀参赛项目在持续提高、重新打磨的基础上继续参赛。

2.发挥学院科研优势,提高参赛项目质量,深入挖掘教师科研成果,鼓励师生共创,发挥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

3.各学院要针对近几年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赛的团队中符合要求的项目做好宣传、组织、推荐和报名参赛工作。

4.参赛团队负责人须加入微信群,及时了解参赛信息。

5.联系人:侯老师   电话:88803059

 

附件:

1.参赛指南报名流程及承诺书

2.项目计划书示例

 


 

招生就业处

202547

 

关闭

最新动态

电话:010 - 88802114    E-mail:xyw@ncut.edu.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1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京ICP备05066823号-1 丨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