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学校在敦品楼302会议室以现场会议+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了《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2020-2025)》建设启动工作会。副校长王建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柳长安副校长主持。校学术委员会、研究生院、相关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科学研究方向负责人等60多人参加了启动会。
科技处史运涛处长详细介绍了《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2020-2025)》论证过程与工作要求。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李建林教授汇报了“大规模储能与智能输配电”方向建设方案。

王建稳副校长在会上指出,学校的学科发展与科研发展关系密切,学科的特色很重要的体现就是科研特色,科研特色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在科研发展中,要重视科研的考核,除了现有的指标外,要重视这个项目在理论上、技术上解决了什么问题,重视科研解决的实际问题。在经费的投入上,除了每年的基本科研经费,学校根据财务的情况给予支持。

柳长安副校长在会上指出,本次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的启动,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大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及科研实力。他强调,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是动态调整的,在推进过程中,要加强项目成果积累和考核,对成果突出,绩效良好的方向,给予持续性资助。

《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2020-2025)》是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与战略需求,结合学校实际,面向重大需求,面向学术前沿,凝练重点发展学科方向与重点科学研究方向,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系统工程学科群,形成服务于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流学科体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该方案包括物联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协同感知与智能交互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与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智能建造与建筑节能、城市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城市综合治理与智慧服务八个重点发展学科方向,经过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过2020年第六次校长办公会批准发布。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高水平特色大学重点科学研究方向(2020-2025)》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编辑:李刚、左芳舟
摄影:曾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