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师生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时间:2025-09-03    来源:宣传部     供稿:    浏览:   
字体: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学校师生高度关注,通过现场观礼和集中收看网络直播等形式了解大会盛况。师生深受鼓舞,备受震撼,深切感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厚意蕴,坚定奋力推进强国建设的决心信心,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并展开热议。

党委书记刘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号召全体人民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作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重要论断,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盛大的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彰显了国威、军威和民族浩然正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保障。建设现代化国防有赖于大量优秀高素质人才和持续的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北方工业大学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高水平工科大学定位,不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用“硬核”科研成果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表示,非常荣幸现场参加纪念大会。现场军威阵阵,铁甲轰鸣,战机呼啸,非常震撼,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示,彰显了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缅怀历史、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盛大的阅兵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和平、坚持正义的力量与决心。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高校,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兴工报国”传统,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一校两区”建设,实现“四新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强国建设贡献“工大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力表示,此次纪念大会是一堂思想深刻、启迪未来、让人心潮澎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富思想性和方向性,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国宣言”。阅兵式亮相了近年来列装的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充分显示出我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雄厚的工业经济发展实力,也体现出我们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制度优势,大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强大国家能力的动力和热情。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我们将深入挖掘纪念大会的历史意义、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将“铭记历史、爱国强国、服务人民、引领世界”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校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鲜活养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以首善标准提升市属高校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群表示,非常荣幸能够现场观礼,当钢铁洪流般的装备方阵驶过天安门广场,我深切体会到这次阅兵的深远意义。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生动见证。每一辆战车、每一枚导弹,不仅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略重器,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盾牌。作为从事能源和航空航天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与教育者,我深刻认识到大国重器背后所凝聚的科技创新力量。战鹰翱翔需要强劲动力,装备行进依赖能源保障,这正是我们能源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所在。我们要将阅兵展现出的爱国情怀、纪律意识和创新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在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高技术领域突破创新。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明表示,在现场观礼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动的心情到此刻依然久久萦绕在心头。此次阅兵创新引领特征凸显,无人机群与反无人机装备、光学和电磁武器、网络对抗装备等一系列高科技武器装备令人目不暇接。80年前,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赢了日本侵略者,80年后,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达到世界一流。特别是其中大量自主研发的先进武器装备,让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倍感骄傲和自豪。强军离不开创新引领,强国亦是如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擘画的科技强国之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尤其是“卡脖子”科技攻关战役中,取得我们科技智力之军的新胜利。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彦平表示,今天有幸现场观礼,深受震撼和教育。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从那段悲壮辉煌的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科技创新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在高新武器装备领域的突破,令人倍感振奋,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繁荣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们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紧跟科技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纪颖波表示,非常荣幸能够现场观礼,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装备依次亮相,当傲人战机翱翔天安门上空,我深切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国家强大实力的彰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将这份感动与力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茂林表示,军威浩荡,大国风范。亲临阅兵活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倍感振奋与自豪。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更好地承担起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讲好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传递正确的战争观、历史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王新征表示,盛大的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阅兵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读懂民族的过去,锚定未来的方向。这是一堂不可复制的思政课,它教会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强国必须强军的深刻内涵,理解家国情怀不是抽象的口号,明白自立自强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我们要持续深化这堂生动的思政课,结合历史细节解读,让青年学生在感动中思考,该如何更好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崔岩表示,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近距离地观看阅兵式和分列式,整齐划一、掷地有声的徒步方队,铁流滚滚、马达轰鸣的地面装备方队,威武雄壮、呼啸而过的空中梯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威武的军容、盛大的军威,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更是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国家凝聚力和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抗战精神。这次现场观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初心和使命。

理学院数学系教师孔新雷表示,观看盛大阅兵,倍感震撼,内心也充满感动,感动于抗战老兵颤巍敬礼,感动于人民子弟英姿飒爽,感动于铁甲奔流、东风列阵,深切体悟到“立德树人”的千钧之重。若无先辈鲜血,哪有今日讲台与黑板。铁甲奔流、东风穿云,更加昭示了科技强国。我辈使命,是要把这份安全感转化为原始创新、锐意进取的火种。在今后教学科研中,我将以抗战精神浸润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投身强国复兴,用知识捍卫和平,以青春接力复兴。不忘曾经的硝烟,不负当下的盛世,不惧未来的挑战。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霁炜表示,直播中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人心潮澎湃。受阅队伍铿锵的步伐展示了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先进装备的精彩亮相彰显守护和平的强大底气。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抗战先烈的深情缅怀,更是中国精神的激昂奏响。作为教师,我将把这份感动与振奋融入日常工作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引导我们的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爱国情、强国志内化为报国行,时刻准备为祖国发展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集成电路学院集电专研24学生庞晓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使我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这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切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刻苦学习、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经管学院会24-1学生陈子涵表示,通过观看纪念大会直播,我心中的“中国力量”与“中国自信”油然而生。80年沧桑巨变,浓缩于“神州第一街”长安街。这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庄严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深沉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作为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为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接续奋斗。

土库曼斯坦学生阿塔表示,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对我来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体验。整个活动洋溢着美丽、自豪与象征意义,既承载历史厚重又彰显团结精神。整齐划一的行进队列、绚丽多彩的方阵展示与激昂的音乐交相辉映,营造出庄严肃穆又充满节日气氛的氛围。最让我感动的是看到包括我的国家——土库曼斯坦在内的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战争期间的牺牲与当今和平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尽管存在分歧,各国仍能携手纪念历史、展望合作未来。阅兵的规模与组织之精妙令人叹服,既彰显对历史的尊重,又传递着对未来的信心。观看时我不禁想起曾抗击法西斯的曾祖父,这场阅兵令我深受鼓舞,心怀感恩,也满怀希望——历史的教训必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纪念活动志愿者带队教师、校团委副书记田儒基表示,非常荣幸带队参与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学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无私的奉献,坚守在每一个平凡岗位,用更深人静时的集结,晨曦微露后的坚守,完美诠释了北方工大青年的担当精神。我将把这份感动与荣耀带回学校,继续引导青年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生动实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纪念活动志愿者带队教师王铮表示,在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先烈们以生命诠释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将缅怀之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要让青年真正懂得,珍爱和平意味着肩负时代的使命,以青春之我,为建设强国、维护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不负先烈,不负时代。

纪念活动志愿者理学院学生赵鹏博表示,能够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纪念大会,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服务保障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流程、强化协作、打磨细节,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万无一失。这次志愿服务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让我们在庄严仪式中重温抗战历史,在无私奉献中缅怀革命先烈,在团结协作中传承红色基因。我将把这次宝贵经历转化为勤奋学习、建功时代的强大动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摄影:王钦沅、杨姣

编辑:左芳舟

关闭

电话:010 - 88802114    E-mail:xyw@ncut.edu.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1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京ICP备05066823号-1 丨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