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凌晨,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东六环改造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是连通顺义、大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是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对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六环改造工程建成的隧道是目前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华北地区最长的城市隧道,也是我国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我校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李洋教授牵头研制的隧道多工况全景检测机器人系统,部署于北京东六环隧道,作为新技术新装备之一助力北京东六环“焕新”。系统采用角度关联雷达帧流成像、边缘计算多模态感知融合与智能识别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隧道封闭空间内成像基准缺失、多径干扰严重和高温工况条件下的交通目标探测成像和定位构图识别难题,系统具有全天候巡检监测能力,可以穿透火场、烟障、在高温工况条件下对交通目标进行成像探测和车道级定位识别,将为灾害工况下交通诱导、人员疏散和事故救援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持,提高特长隧道的应急处理效能。
我校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雷达成像安全监测技术团队重点面向灾害监测预警、事故应急处置和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等监测预警需求,长期开展雷达成像安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的系列化监测预警雷达系统已广泛用作矿山、国土等安全监测预警装备,多次服务于我国重大灾害抢险救援应急监测。未来,将进一步聚焦重大需求牵引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国家和首都高质量发展。
编辑: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