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理学院于11月6日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洁敏、郑娜娜两位教师与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责任教授等共同围绕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理学院副院长李红梅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杨嵩松首先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能够搭建起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交流平台,为课程思政提供学理性支撑。
在会议交流环节,与会教师首先介绍了各系、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进展情况。数学系主任邹杰涛认为,数学系年轻教师在青教赛中的亮眼表现,体现了我校公共数学课程思政的示范效应。统计系主任陈云从师生支部建设、理论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统计研究领域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契合、实习实践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统计系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情况。物理系主任米仪琳从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两大核心内容上展开,介绍了物理系如何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知识图谱建设中大国利器内容的融入、爱国主义情怀的塑造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体育系主任顾震从制度认同、爱国情怀、规则意识、职业理想、综合能力、体育精神、健康生活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体育课程中的思政维度。数学硕士点责任教授段利霞强调了数学概念中的哲学思想,以及引导学生如何在深度学习、程序设计等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精神、服务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统计学硕士点责任教授徐礼文介绍了统计学科如何通过统计实践、理论前沿讲座、科研服务、学生党建等方面设计培养计划、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强调了学术导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娜娜将“科学家精神”在理科专业导论课中的融入给出了好的建议;王洁敏老师结合个人经验与教学经历,建议课程思政建设需抓住核心要点,以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将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理论教学中,并以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为例,讲解了如何针对专业、学科特点进行“特色挖掘”。
院长李冱岸总结讲话,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明确了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对课程思政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理学院有信心将课程思政案例库、示范课建设得更加丰富、规范和完善,希望两院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编辑: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