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专家来校做学术交流

时间:2025-11-10    来源: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供稿:    浏览:   
字体:

11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陈文龙教授、谭小慧教授来校做学术交流。交流活动在瀚学楼1014举行,由人工智能领域责任教授刘杰老师主持。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肖彬副教授、张晴博士以及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2.png

陈文龙教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互联网体系结构、高性能网络设备及智能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他首先作了题为“基于私有大模型的教育领域问答智能体”的学术报告。他指出,随着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大模型赋能智慧校园、助力教学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议题。然而,现有通用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面临知识更新滞后、事实性错误以及数据隐私风险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他讲解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基于私有大模型的教育领域问答智能体”方案,覆盖从基础设施搭建、知识处理到应用交互的全链路技术体系。实现了语音与文字多模态交互、自然流畅的对话体验与专业精准的知识问答,广泛服务于教学、办公与学习等场景,打造安全可控、响应高效、可深度定制的智能教育平台。

1.png

谭小慧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工作。她首先作了题为“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研究”的学术报告。她指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元宇宙的重要支撑技术,已从“概念验证”迈入“价值创造”阶段。然而,三维虚拟环境给人机交互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用户的深度感知负荷与晕动症问题。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虚拟现实体验的沉浸感和舒适度,也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文旅等行业的进一步应用。谭教授系统介绍了团队在减轻感知负荷与缓解晕动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展示了通过双手协作、负重交互等方式提升虚拟环境交互精度和用户体验的研究进展。她还分享了虚拟现实系统在可应用性和用户适配性方面的设计思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

活动最后,陈文龙教授和谭小慧教授与在场师生分别就教育智能化与大模型应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融合的关键问题,及未来趋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对教育智能化技术、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研究的前沿成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与思路。

编辑:左芳舟

关闭

最新动态

电话:010 - 88802114    E-mail:xyw@ncut.edu.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邮编:10014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京ICP备05066823号-1 丨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